当多数人还在享受假期时,威廉希尔中国官网2024级工程造价专业学子李赛琪,已在广州某制衣厂的流水线上完成了人生重要的一课。从清晨八点半到深夜十点半,缝纫机的“哒哒”声伴随着她,将12小时的辛勤缝制成一段关于劳动、成长与感悟的独特记忆。
初入制衣厂时,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李赛琪颇感吃力。“腰和脖子像被上了发条,傍晚时分总会发出酸痛的抗议...”她回忆道。面对重复的锁边、熨烫工序,这位00后女孩也曾因工价低产生动摇,但流水线上的温暖很快消解了她的疲惫—班组阿姨手把手传授省时技巧,工友们在精神倦怠时用方言闲聊提神,这些细碎的互动让她逐渐适应了节奏。一个月后,她的操作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,更在熨烫工序中摸索出独到经验。

制衣厂如同浓缩的社会剧场。李赛琪目睹了工人为了多挣加班费主动申请夜班,看到年轻母亲边赶工边与家乡孩子视频通话,这些场景让她第一次真切触摸到生活的重量。每件59元的T恤背后,是缝纫工3000次踩踏板、质检员5次折叠、包装工12秒封箱的累积,她认真算着这笔账。当她拿着首月微薄的工资给父母买礼物时,终于理解了劳动价值的深刻含义—那些曾被随意丢弃的衣物,如今在她眼中都成了沉甸甸的汗水结晶。
这段经历为李赛琪的专业学习注入新维度。作为工程造价学生,她开始用成本管控的眼光审视制衣流程:如果优化制作工序,每道工序衔接能节省不少时间;建立标准化操作,新人上手周期可缩短几天。更珍贵的是,她将坚持二字具象化为可触摸的体验:当越来越多的衣服从她手中经过时,突然明白所有成长都是量变到质变的累积。
李赛琪的故事印证着:新时代青年的成长不应囿于教室围墙,当00后带着专业知识走进真实场景,既能为企业注入创新思维,更能让年轻人在烟火气中校准人生坐标。正如她在实践报告中所写:这个夏天,我缝制的不只是衣服,更是对劳动创造价值的深刻认知。